釣魚是一件非常養(yǎng)生的活動,不僅能使得心靜下來,釣魚還能釋放壓力。那么不少人困惑,立冬釣魚如何防止小魚鬧窩?關(guān)于,立冬釣魚如何防止小魚鬧窩?立冬前后怎樣釣魚?5號網(wǎng)小編來為您一一介紹。

立冬釣魚如何防止小魚鬧窩
1、添加鉛皮: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在鉛皮座上加鉛皮,使鉛墜到底,將浮漂在半水無鉤的情況下調(diào)至平水,再把固定鉛皮座上邊的太空豆向上推3~5厘米,使主線在鉛皮座中滑動,就可以過濾掉小雜魚鬧漂的假動作。然后釣2目,見到浮漂上送或拉黑,揚竿就能中魚。
2、釣鈍:將浮漂向上推,釣四目或5目以上都可以,在釣鈍中注意抓有力的下頓和上送動作。
3、換位拋竿:由于垂釣時會頻繁拋竿,餌料連續(xù)散落,很容易招來一大群小魚進窩搗亂。這時釣友們可以停一會離開窩點到其他地方拋幾竿,將小魚引出窩子,過一段時間再回到窩子里試釣。
4、餌料換味腥味的餌料:對小魚誘惑性很大,能迅速把小魚引進窩。我們可以試著開一款濃香型的餌料搭配特效小藥試試,效果會出奇的好哦。

5、拉餌改搓餌:如果在垂釣時發(fā)現(xiàn)有小雜魚鬧窩,這時可以將餌團搓的稍大一些,一是能加快餌團下沉的速度,二是大餌團經(jīng)霧化和小魚搶食后,仍然有一部分在鉤上,就能保證餌團到底誘魚。
6、餌料輕變重:在垂釣時若能把餌料的比重加大,無形中加快了餌料下沉的速度,也就減小了小雜魚鬧漂的機會和時間。具體做法是在已經(jīng)開好的餌料中,適當(dāng)加少許顆粒飼料粉或比重較大的商品餌,以加大餌料的比重。
7、餌料散變黏:將餌料調(diào)整的稍微黏一些,可以在餌料中適當(dāng)添加少許粘粉,以延長餌料霧化時間,這樣就不會出現(xiàn)餌料還沒到底就被小魚搶光的情況。
8、餌料軟變硬:在之前開好的餌料或拉餌中,適當(dāng)添加些顆粒飼料粉或商品餌,使餌料稍微硬一些。餌料硬即便小雜魚在餌料下沉的過程中吃餌,餌料也不會減少很多,當(dāng)釣鉤垂到底部時,仍然可以繼續(xù)垂釣大魚。
9、餌料底換表:在水庫或大型水面,因風(fēng)浪較大,遇到小雜魚鬧漂時,我們通常采用在水面上撒麩皮或粉狀商品餌的辦法。這些粉狀的餌料隨風(fēng)漂流,小雜魚就會追逐搶食,從而將小雜魚很快引出窩子。

立冬前后怎樣釣魚
“立冬”過后,真正意義上的冬天到來了,冷空氣頻繁入侵,天氣逐漸轉(zhuǎn)涼,魚都成群躲在深水區(qū)、水溫較高的障礙物下過冬,這就為冬釣魚創(chuàng)造了良好的先決條件,平日很難釣獲的大魚,而在冬天,往往一次出釣,就能釣上多條。雖然冬釣魚有一定的難度,但是,擇準(zhǔn)釣點,餌料對路,選擇合適的垂釣時機,同樣能獲得豐收,獲魚量不亞于其他季節(jié)。冬釣魚,只要掌握住一些技巧,就不難獲得豐收。

立冬后釣魚九要素
1、要選擇好天氣:釣諺云:“出釣看天氣,下釣看水色”。冬釣,要選擇無風(fēng)或微風(fēng)、艷陽高照的大晴天,不釣風(fēng)雨天或陰天。魚兒對水溫變化的敏感性極強,在低溫時少吃少動,但在陽光的照射下,隨著水溫的上升魚兒開始游動、覓食。水溫愈高魚兒的活動量愈大。不釣風(fēng)雨天或陰天、霜霧天,下霧之時不宜釣,霧后釣魚獲豐收。
2、要選擇好釣時:冬天,一日之中魚咬鉤的最佳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3時,也是釣魚的最佳時段。在這個時間內(nèi),是一天之中氣溫、水溫稍高,魚兒活動、覓食的好時間。其他時間,由于氣溫、水溫較低,魚兒則少吃少動。“釣翁”不必早出晚歸,免受熬更守夜之苦。研究“時”,遵守“時”,才能合于“時”;不知“時”,誤了“時”,也就不合“時”。
3、要選擇好釣場:冬釣宜在小水域垂釣,以池塘為佳,小溪、小河亦不錯。水面小吸熱快,水溫相對比大水域高一些。如水的渾濁度大或水色渾一些則更理想。

4、要選擇好釣位、釣點:深潭。指垂釣水域較深的地方,以水深2~3米處為佳。釣陽、冬天由于太陽的照射,水表氣溫上升,魚兒便游至向陽水暖處覓食。釣腰、腰者,池塘、溪河每條邊的正中也。釣草、水草間有魚兒喜歡吃的水生物,水岸上的驚擾能起遮掩作用,水草下面比明水區(qū)溫暖,魚兒喜歡在這里棲息、覓食。
5、要選擇好誘餌:冬天釣魚,誘餌要香,才能迅速招來魚群。冬釣誘餌,以“藥米”為上乘。若“釣翁”手中無“藥米”,也可用“酒米”、麥麩、玉米糝、菜籽餅、啤酒糟、食品屑等,摻入少量的食用香精或曲酒、糖。冬釣,用誘餌打窩,可以多打幾個,依次輪番下釣。若有的窩子上魚,再補窩,反復(fù)下釣。對無魚上鉤的窩子,則放棄。
6、要選擇好釣餌:釣諺云:“釣餌對了口,魚兒才吞食。”“冬天釣魚,釣餌要香?!本€蟲,又叫紅蟲,即搖蚊幼蟲。線蟲是冬釣鯽魚、鯉魚的最佳釣餌。蚯蚓,以紅色、細小的為好。紅薯,以紅心的為好,鯉魚、草魚、鯽魚都喜歡吃。將紅薯煮或蒸至七八成熟,切成顆粒即可。

7、要選擇好釣具:冬釣,手竿宜長,漁線宜細,魚鉤宜小,墜宜小,漂宜細,以提高靈敏度。竿長5.4~6.3米,長竿才能釣遠處、深水區(qū)。漁線直徑以0.1~0.15毫米的為佳。魚鉤以5~6號的為好。墜用粗保險絲錘平、錘薄,裹在魚線上較理想。漂宜用細漂,“七星漂”、立漂均可。
8、要選擇好釣法:冬季水溫低,魚兒游動、覓食的速度慢,以釣守窩為上乘。打窩后,魚兒游進窩點約半小時左右。故“釣翁”要耐心等待,守著窩點穩(wěn)坐釣魚臺,久等必有魚兒來“光顧”。切不可“蜻蜓點水”,頻頻換位。還須隨時提動餌鉤,使“死餌”變“活餌”,誘魚上鉤。
9、要適時提竿:冬天,魚兒攝食嘴張得小,動作極其輕微,因此要集中精力觀漂,稍有顫動即應(yīng)提竿。魚兒吃上鉤之后,漂徐徐上冒,一提竿十之八九魚兒便釣著。也有漂徐徐下沉或抖動幾下,也是提竿時機。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