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6-04-08 15:36:12 編輯:本站整理 1679
有俗語說春吃萵苣似黃金,由此可見萵苣的營養(yǎng)和保健作用有多高。那么萵苣是什么菜?萵苣是什么季節(jié)的菜?
萵苣是春天的“千金菜”。中醫(yī)認為萵苣味苦、性寒,有益五臟、通經脈、堅筋骨、開胸膈、利小便等功效,還助降血壓和血糖。
莖上部分枝。基生葉及下部莖生葉不裂,倒披針形、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,長6-15厘米,無柄,基部心形或箭頭狀半抱莖,邊緣波狀或有細鋸齒;
向上的葉漸小,與基生葉及下部葉同形或披針形;花序分枝的葉極小,卵狀心形,無柄,基部心形或箭頭狀抱莖,全緣;葉兩面無毛。
頭狀花序排成圓錐花序;總苞果期卵球形,長1.1厘米,總苞片5層,背面無毛,最外層寬三角形,長約1毫米,外層三角形或披針形,長5-7毫米,中層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約9毫米,內層線狀長橢圓形,長1厘米。
瘦果倒披針形,長4毫米,淺褐色,每面有6-7條細脈紋,頂端喙細絲狀,長約4毫米。花果期2-9月。
萵苣莖葉中含有萵苣素,味苦、高溫干旱苦味濃,能增強胃液、刺激消化、增進食欲,并具有鎮(zhèn)痛和催眠的作用。
萵筍又稱萵苣,菊科萵苣屬萵苣種能形成肉質嫩莖的變種,一二年生草本植物。別名莖用萵苣、萵苣筍、青筍、萵菜。產期:1-4月。原產中國華中或華北。地上莖可供食用,莖皮白綠色,莖肉質脆嫩,幼嫩莖翠綠,成熟后轉變白綠色。
主要食用肉質嫩莖,可生食、涼拌、炒食、干制或腌漬,嫩葉也可食用。莖、葉中含萵苣素,內含萵苣素(C11H14O4或C22H36O7)。味苦,有鎮(zhèn)痛的作用。萵筍的適應性強,可春秋兩季或越冬栽培,以春季栽培為主,夏季收獲。
1.防癌抗癌
萵筍中含有一種芳香烴羥化酯,對于肝癌、胃癌有預防作用,也可緩解癌癥患者放療或化療的副作用,是一種抗癌蔬菜。
2.增進食欲
萵筍味道清新,略帶苦味,能刺激消化,增加膽汁分泌,刺激消化道蠕動,有助于增進食欲。
3.抗過敏性鼻炎
春暖花開的時節(jié)多吃萵筍或有意想不到的好處,因為新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它在對抗過敏性鼻炎方面有一定作用。
4.胰島素“激活劑”
萵筍含豐富的維生素、鈣、磷、鐵、鉀、鎂、膳食纖維等成分。其中較多的尼克酸,被認為是胰島素的激活劑,糖尿病人適當食用,有助于改善糖代謝功能。
5.養(yǎng)肝、抵御痛風
萵筍的莖葉中,有一種白色的乳狀液,名為萵亞片,有鎮(zhèn)痛和麻醉之效,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,促進食欲。改善肝臟功能,有助于抵御風濕性疾病和痛風。
6.保護心臟
萵筍含鉀量最高,有利于促進排尿,減少對心房的壓力,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極為有益。
7.改善睡眠
萵筍含有少量的碘元素,它對人的基礎代謝、心智和體格發(fā)育甚至情緒調節(jié)都有重大影響,因此萵筍具有鎮(zhèn)靜作用,經常食用有助于消除緊張,穩(wěn)定情緒,幫助睡眠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